•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专业介绍
    • 海洋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人才培养
    • 博士
    • 硕士
    •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 科研队伍
    • 学术动态
    • 科研平台
    • 实验室管理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支部风采
  • 学团工作
    • 学团队伍
    • 研途先锋
    • 学团工作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我为你而来——招生视频
    • 就业信息
  • 走进蓝谷
    • 蓝谷校区动态
    • 管理机构
  •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教务文件
  • 意见建议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首页 >导航栏目 > 学院动态

欢迎报考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06-24 14:25:22           浏览数:0

容山纳海,志存高远
在这里,发现海洋的无限可能
在这里,成就你的蓝色梦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邀您共绘蓝色画卷!

  学院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水产学科始建于1993年,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搬迁至依山傍海、风景秀美的蓝谷校区。

  学院设有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4个本科专业,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产、渔业发展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水产学科是山东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和十四五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国家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及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重点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水产学科软科2024中国水产学科排名排第11位

博士学位授权点

聂品院长受聘签约仪式

  (一)名师荟萃,英才云集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7人。拥有国家“杰青”、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1人,国家特殊人才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4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9人,山东省青创团队5个,山东省优秀导学团队1个,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青岛市教学名师1人,连云港市花果山英才1人,滨州市渤海英才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一人。

国家杰青、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
学院院长聂品教授

聂品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陈伟教授

泰山学者 李超教授

  (二)平台一流,成果斐然

  现有山东省“水产抗病免疫与分子育种”高校实验室、水产动物防害防控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7个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建立了14个科研实验室,11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气-液质联用质谱仪等仪器设备500余台套,总价值约9000万元。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多个科技小院,设立了2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成了实验、实训、科研等多维度的育人体系。

  围绕水生生物病害与免疫防控、遗传育种与繁育、营养与饲料、养殖技术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和产业服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培育国家水产新品种3个,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和教学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SCl论文200余篇。

  实验室与教学风采展  

实验室教学

地下养殖场

养殖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三)依山傍海,环境优美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三面环海,背靠崂山,拥有钟灵毓秀的山水校园和浪漫海岸线,通过最美地铁11号线畅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各地。

  面朝大海的宿舍,让你感受夏天清凉的海风;

宽敞明亮的教室,让你畅游知识的海洋;

庄严的报告厅,让你领略大师的风采;

美味飘香的餐厅,让你享受舌尖上的中国;

免费的健身房,让你释放青春的荷尔蒙;

欢声雷动的球场,让你展示偶像的力量。

  (四)因才施教,全面发展

  学院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海洋强国”战略的人才需求,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创建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全过程育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海洋和水产科技人才。

  学院拥有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并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开展博士联合培养、美国奥本大学开展“3+2”五年制本硕联合培养、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开展本科“3+1”联合培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开展硕士联合培养、中国海洋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

  学院创建“蓝鲸导航工程”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蓝鲸学术沙龙”、“海洋学子论坛”、“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全国水产技能大赛、全国水族箱造景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70余项。近三年来,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均保持在60%左右。

海洋知识竞赛

蓝鲸学术沙龙

蓝丝带项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欧贝尔杯”第二届高校大学生水产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前途光明,未来可期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校前列。学生考取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继续学习深造。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1.献身科研:就职于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2.人民公仆:就职于各级政府、海洋渔业局、环保局、海关等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

  3.投身产业:就职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从事销售、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4.创新创业: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创办企业,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生生物繁育与养殖、水族观赏生物培育等工作。

  (六)专业简介

  1.水产养殖学(专业代码:090601)

  设立于1996年,培养掌握水产科学、水生生物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具备水产生物增养殖、疾病诊断与防控、营养和水质调控等方面的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公共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水生生物学、水产生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饵料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藻类增养殖学、水生生物疾病学、水产养殖工程学。

  2.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代码:070703T)

  设立于2011年,培养掌握生物学、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环境检测与评价方面的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公共管理和技术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海洋化学、环境化学、鱼类与渔业资源学、藻类资源与环境、水域环境检测与评价、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增殖资源学。

  3.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90603T)

  设立于2014年,培养掌握观赏水族生物的繁育、养殖、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涉水景观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公共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饵料生物培养学、水草栽培学、涉水园林规划与设计、水族营养与饲料学、水族疾病防治学、游钓渔业学、水族工程学。

  4.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代码:090604TK)

  设立于2018年,培养具有扎实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理论(病原、病理、药理、病害诊断及防控、检疫等)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公共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疾病学。

  (七)招生计划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青春筑梦家乡,实践绽放芳华 —— 青岛农业大学水养 2402 “志愿家乡”实践服务团寒假 社会实践纪实

邮编:266237 电话:0532-86550511 邮箱:hyxy@qau.edu.cn

地址: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问海路17号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鲁ICP备13028537号 -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信息员:0532-86550515